找到相关内容14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念处丙、十二处

    目标而生起的十种结,眼净色及颜色都是它们的因,但它们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,即视无常为常、视苦为乐、视无我为我、视不净为净。  (一)若人取乐于呈现在眼门的可喜色尘,就生起了欲欲结。若要在实修时观到欲欲结,...二十二或二十一个。关于这点,我建议你在实修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。其它结也都是生起于速行心中的名法。  (二)若人由于见到不可喜色尘而感到讨厌,就生起了瞋恨结。若要观到瞋恨结,应该选你讨厌的颜色为目标。举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649345.html
  • 久坐必有禅

    深结般若正因,最上根性也。(《禅宗大意》)  《唯心诀》也说:闻而不信,尚结佛种之因,况闻而信,学而成,守护不忘者,其功德岂能度量。  《起信论》云:若人闻是法已,不生怯弱,当知是人定绍佛种,必为诸佛之所...才认他为儿子,把所有的财产委托给他。如果这儿子有悟性的话,当时叫一声“爸爸”,他立刻就是亿万富翁了。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说:  “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。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。”  很多人不相信这四句偈...

    汤正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440076.html
  • 永明大师生平与思想

    而无信愿,或有信愿,而不恳切,皆不得名为有净土。   由此,可将大师四料简译白如下:   若人明心见性又念佛求生净土,   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;   现世堪为人天大导师,   来生即可成佛作祖。   若人未能开悟但念佛求生净土,   万人修持万人得以往生成就;   彼土花见面觐阿弥陀佛,   又何愁不大彻大悟?!   若人明心见性而不念佛求生净土,   十人中便有九人将会走错路头;   假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1441953.html
  •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(2)

    ,显彰别意之弘愿’也。其言:  念佛法门,不论男女僧俗,贵贱贤愚,无有一人,不堪念佛。  若人富贵,受用现成,正好念佛。  若人贫穷,家小累少,正好念佛。  若人有子,宗祀得托,正好念佛。  若人无子,孤身自由,正好念佛。  若人子孝,安受供养,正好念佛。  若人子逆,免生恩爱,正好念佛。  若人无病,趁身康健,正好念佛。  若人有病,切近无常,正好念佛。  若人年老,光景无多,正好念佛。  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545514.html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2)

    念佛。若人富贵,受用现成,正好念佛;若人贫穷,家小累少,正好念佛;若人有子,宗祀得托,正好念佛;若人无子,孤身自由,正好念佛;若人子孝,安受供养,正好念佛;若人子逆,免生恩爱,正好念佛;若人无病,趁身康健,正好念佛;若人有病,切近无常,正好念佛;若人年老,光景无多,正好念佛;若人年少,精神清利,正好念佛;若人处闲,心无事扰,正好念佛;若人处忙,忙里偷闲,正好念佛;若人出家,逍遥物外,正好念佛;若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7.html
  • 观音在正统经典中的形象

    阿弥陀佛。观音和衪精神上的父亲阿弥陀佛的关系十分密切,在衪的头冠上带著一尊阿弥陀佛像,我们常用这尊像来辨别观音。观音又被称为“引路菩萨”,根据净土经文,若人一心不乱地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临终时观音会指引他...久的密教形式的观音。经文中,观音允诺那些虔诚唱诵此咒的人,免十五种恶死,得十五种善生,若人仍堕三恶道,或在此生受任何失望和挫折之苦,衪将永不成佛。观音更教众生许下十个大愿:   愿我速知一切法,愿我...

    于君方

    |观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4/01235068.html
  • 诳 谄 无惭 无愧

    耻心,就会沦为禽兽。 《阿毗昙论》说:“何谓无惭?若自作恶内心不悔,是名无惭,复次无惭,若人无惭,于可耻法不耻,于恶不善法不耻,是名无惭。”什么是无惭?如果自己造恶之后,心里不追悔,这名无惭,...暴恶,对自己的罪过毫无羞耻感,由此障碍羞愧,生长一切恶行。 《阿毗昙论》说:“何谓无愧?若自作恶,不羞他人,是名无愧。复次无愧,若人不愧,于可羞法不羞,于恶不善法不羞,是名无愧。”什么是无愧呢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随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8174110372.html
  • 上师亲友受伤害 该不该起嗔恨心

      昨天前面讲了,若人毁坏佛塔、佛像、佛法,不应对彼生嗔恨心,三宝所依远离一切损害之故。同样,若人加害上师亲朋好友等,也不应该生嗔恨心,因缘所生之故。   当然,这跟世间原则有点相违,世人认为上师亲人受到伤害,一定要报仇,否则就是没胆量,不懂世间法。但大乘的做法与之相反,本来,自己的根本上师或传法师、皈依师、授戒师等恩德非常大,不仅自己恭敬,而且渴望成千上万的人对他恭敬承侍。若有人诋毁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讲

    |嗔恨心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11250612138.html
  • 观察修对净土宗的重要性与功德

    阿弥陀佛相应而获得往生成就。   在成就念佛三昧上,亦以观察修为修行关键。明朝妙叶大师在《宝王三昧念佛直指》中言:“若人能具此智,不为世间一切邪解偏见诸恶知识之所回转,则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,于其境上,生二...开示观察修与成就念佛三昧之关系:若人能具信解“娑婆世界是苦,净土是安乐”的智慧,则应如理观察两种世界之苦乐与秽净,以对二境分别产生厌离心与欣乐心作为方便。如是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之故,即能随顺释迦佛激发出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观察修|净土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0052233532.html
  • 慧远法师碑(谢灵运撰)今译

    之缅邈,伤语晤之永灭。敢以浅见,扬德金石。其辞曰:  九流乖真,三乘归佛。道往绝迹,慈还接物。孰是发蒙,昭我慧日。  摄乱以定,闲邪以律。妙法常存,悠悠莫往。若人乘生,皎皎远赏。  鉴我鉴物,知狭知广...曰:  九流乖真,三乘归佛。道往绝迹,慈还接物。孰是发蒙,昭我慧日。  摄乱以定,闲邪以律。妙法常存,悠悠莫往。若人乘生,皎皎还赏。  鉴我鉴物,知狭知广。息生空谷,训徒幽壤。秦皇雄惑,蔽理通情。  ...

    哲兵 译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549558.html